三月春风暖,志愿正当时。建筑艺术学院(贝茨建筑工程师学院)以“志愿+”模式创新实践,将雷锋精神融入社会服务、专业赋能、公益扶贫与廉洁文化,书写新时代青年责任担当。
每周一、三、五的放学时分,建艺学院的“红马甲”们准时现身博文小学,化身“交通安全守护者”。在车流如织的校门口,志愿者们引导小学生有序过马路,劝阻不文明交通行为,用行动为孩子们筑起安全防线。活动期间,博文小学还联合相关部门整改校园周边交通隐患,推动形成“家校社”联动的安全网络。一位家长感慨:“有了志愿者的守护,我们心里踏实多了!”
学院立足专业优势,联合上虞区岭南乡政府开展覆卮山“艺境共生”实践育人活动。师生团队以“无界剧场”为理念,在千年梯田、冰川石浪间演绎《覆卮山居图》历史故事,将宋韵服饰、古村建筑与农耕文化转化为沉浸式文旅体验。艺术写生板块中,学生在厉子强副教授指导下,以“生态景观”“建筑遗存”“民俗图谱”为主题创作12幅作品,为乡村注入艺术基因。活动累计服务游客3000余人次,探索出“文化链+技术链+产业链”的乡村振兴新路径。
“建证锋芒,筑就益章”主题公益活动中,学院搭建起与山区儿童的爱心桥梁。同学们在签名墙写下祝福,在“希望树”按下五彩指印,用一张张明信片分享家乡故事、传递励志话语。石膏娃娃创意彩绘环节,更让志愿服务的温暖与童趣交织。活动共收集200余份爱心作品,后续将寄往山区学校,用艺术与关怀点亮留守儿童的世界。
雷锋精神亦是清正奉献的缩影。在覆卮山志愿实践中,学院师生坚持“零商业介入”原则,所有创作成果无偿捐赠乡村,彰显公益纯粹性;交通安全服务中,志愿者严守纪律,以“零差错”服务树立廉洁榜样。
志愿微光,终成星海
从街头巷尾到田间地头,从专业实践到暖心帮扶,建艺青年以“志愿+”行动诠释新时代雷锋精神。活动虽落幕,但奉献永不终止。未来,学院将持续深化“链贯通”育人体系,让志愿精神在乡村振兴、社会服务、文化传承中生生不息!
传承雷锋精神,不止在三月
青春志愿行,我们永远在路上!
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版权所有
地址:杭州萧山高教园区
浙ICP备11036365-2号